Vision 碎片

Perfect

Blog 是个好东西,写出了许多想写却不知从何写起的东西。

尽管有些隐喻晦涩的只有我自己能看懂。

You won’t see sadness in my eyes.

回忆的东西写得有些厌倦了,开始接 待续

南海之帝为儵,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 应帝王》

人类失去语言,世界将会怎样? Left in chaos ? Maybe but Maybe not.

发布者: 安安

上句话是对 庄子应帝王 该文说的…刚才没敲完就发了….-__-

不同世界的人还真是不搭哎… 2 月 27 日 23:41

人类失去语言, 就没有误解和很多很复杂的事情了…会很安静…我这么想. 默默默默的世界多安宁…. 关注你的 space 建设…更关注你的思想…哈哈

没想到这一待续就是二十天。也许大家已经忘记了这篇文章,但是我却被它搞得彻夜难眠。There is a vision in my mind, 我希望我试图找一个逻辑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Mission impossible.

为了有一个好的睡眠,决定放弃一个统一的框架, 统一的语言。想到哪写到哪把。估计会很混乱,sometimes absolutely chaos. 难度尽量控制在《EVE》之内,希望看的人坚持,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如果写完之后还没有厌倦的话,我会运行碎片整理的。

Space of chaos 公理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两条没有证实的论点:

1. 共产主义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 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是必然的。

既然不需要证明,就当作公理吧,仅适用于本 space 之内。

我在 free software 中看到了一丝共产主义的影子,尽管一些 free software 的精神领袖否认这一点。曾经想在党员预审时简要表达一下我的思想,被吴德新 cut 了。估计那时吴对 free software 还不是太了解吧,吴德新最终去了软件,sigh。我一直为他感到不甘心, kk。我很少佩服谁的。

这个问题暂时没有展开讨论的计划。等生产力发展了再说吧

对人工智能的坚信,更像是一种赌博,赌注则是整个人生。

千万别出现 AI 中的哥德尔,我的人生观会崩溃的。

如果你十分认同这两点,请告诉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如果你对第一个问题很怀疑,而又十分感兴趣,不妨先读一下 Free as in freedom, 了解那种追求 free 的精神,我不知道怎样翻译这个词,不是自由,也不是免费,如果我说“free software “是

“人尽所能,按需 copy”的话,也许 Stallman 会把我骂得体无完肤的。
如果你对第二个问题十分怀疑,后面的一些观点会稍显突兀,毕竟不相信 AI 的时代已经十分遥远,我已忘记了怎样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了。推荐先读一下《机器的征途》,我是看了这本书才选择自动化之路的。
如果你认为这两点都是 bull shit , 也许了解一些别人是怎么想的,也是不坏的,满足一下好奇心。 当然,你可以选择关闭网页。

Tower of Babel

本科的时候卧谈,讨论会不会出现金山词霸 20XX,把英语完美的翻译成汉语,把汉语完美的翻译成英语。希望渺茫,于是又问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做不到,人能不能做到?希望渺茫。

显然,在英语和汉语之间,不存在一一映射。如果你不同意,请翻译“仁 义 礼 智 信 ”,如果你觉得我在故意为难你,请翻译“孙悟空”。注意,不是让你翻译猴王。

翻译到底有多难呢?

例一:

“客观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对象。或者说,客观世界是由千千万万个对象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渠道相互联系。例如学校是一个对象,一个班级也是一个对象。同样,军队中的一个师、一个团、一个连、一个班都是对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一个对象中进行活动,或者说对象是进行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段话也太胡扯了。看了几遍不知所云。

尤其是人是对象,汽车是对象,电视机是对象。

我突然发现原来万事万物都是对象。对象是什么呢?

直道发现原来对象不是 spouse 而是 object. .

“Objects are key to understanding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You can look around you now and see many examples of real-world objects: your dog, your desk, your television set, your bicycle.”

http://java.sun.com/docs/books/tutorial/java/concepts/object.html

于是,查找对象,替换成物体

“客观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物体。或者说,客观世界是由千千万万个物体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渠道相互联系。例如学校是一个物体,一个班级也是一个物体。同样,军队中的一个师、一个团、一个连、一个班都是物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一个物体中进行活动,或者说物体是进行活动的基本单位。”人是物体,汽车是物体,电视机是物体。 呵呵这样好像清楚了一点点。

不知道有多少人学习“从物体角度出发”(object-oriented)进行编程时,被万物皆对象弄得云里雾里。对此翻译的最早作者作精神分析,得:物体这个词太俗了,没有对象来的 cool。翻译俗了,展现不出自己的高深水平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例二.
电影 Matrix 也许你不知道是哪部电影,《黑客帝国》总听说过吧。

你看懂了么? 你真的看懂了么? 如果你确定你看懂了,请听题:

“这个黑客帝国在哪里?”

“Matrix 又是什么?”

矩阵就是矩阵,矩阵在电影里是有着其特殊意义的,甚至是整个硬科幻嘴硬的基石。就这样被翻成《黑客帝国》,so cool isn’t. 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然后让人不知所云。

广告:刚做了一个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电影,《Vision 碎片之 Matrix》,敬请关注。

命运

在猫扑的鼎盛时期,曾经有一个帖子,大意就是说自己经常做过一个事情之后,感到很久以前这件事就在梦里发生过,怀疑自己有特异功能。跟帖者无数,原来这么多人有特异功能。最后的分析结果事,并不是这件事以前梦到了,而是事情的时间远近搞错了,大概定了个名字:时间戳错乱症。这个词我没有 Baidu 到,也没 google 到,有待查证。

这一天,我如释重负。

忘记了最早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初中暑假的一个补习班,走在一条从没走过的路上,突然觉得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去过那里。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感觉愈演愈烈。
我是不相信宿命的,一直认为人的未来是由自己创造。但是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我真的有点动摇。有了一种不论你做什么事情,其实已经是早已经决定好的了。努力也好,不努力也好,都是决定好了。我真的很不甘心。

于是,我决定记忆自己的梦。放一个本子在自己枕头边,每天起床努力回忆自己的梦,记下来。真的很难,十有八九我什么也记不起来,记起来的时候,还没写两个字又全忘了。最终放弃。

我试图回忆时间标签错乱的情况,却记不得几个了。其实我应该在每次发生情况时把它记下来的,这个相对容易些。打算从现在开始记。

回忆一下记得比较清楚的标签错乱:

(1)初三在楼下碰见同班同学

(2)高中时有许多,大多都忘了,只有一些大的关键的时刻还记得

军训时有一次,被表扬站军姿标准。

还有就是一天早上雾特别大,去上学

陵津渡桥没修好的时候走夜路掉水沟,鞋丢了(这次比较惨的说)

高考报志愿向班主任咨询,这次记不清了,不确定。

(3)在天津的时候发生频率增加许多,

最集中的其实是老学一,大一的时候风雨无阻的骑车去吃饭,别人看着很难理解的,其实在那里吃饭我心里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所以每当我不踏实的时候就会去那里转转的。一个影响了我的人生的地方。

还有一次去专家楼见化学外教,人少的那次,有易殳,还有狐狸,在敬业湖边等的时候,看着湖边的柳树,这个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4)到上海以后那是多了去了

去年复试的时候是我时间戳错乱的爆发期,

第一次走出上海火车站那一刻,

笔试自控时走上徐汇中院的楼梯,

坐在笔试教室的椅子上,

坐在徐汇小广场的台阶上仰望浩然高科

……

第一次去自由港唱歌,

……

总结一下规律,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能充分激发我的好奇心的地方。或者是比较惨,心情比较紧张的时候。这种症状其实是有一些正作用的。当我是非悲惨时有这种感觉,就会觉得命中注定,安然接受。当我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些熟悉,会较快的适应现实的改变,面向未来。这也许就是那么多人都有这种症状的原因,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今天中午,当我站在铁生馆前盛开的樱花树下的时候,

感觉十年前,我已经站在那了

后记

这篇其实上星期四就写好了,感觉没有中心思想,前后不连贯,思维混乱。毕竟虽然单名“超”字,许多事情还是没法超脱于其外的。放那没发,本打算就此尘封。今天在聊斋发现大家可能对这个有点兴趣。发出来吧,展现一下我混乱的思维。

原来的题目是“抗争宿命”,太锋利了,扎手。

所以改了,尽管不太切文章。

命运真的由自己把握么? 我很怀疑。

命运多少在自己手中? 我不知道。

到底相不相信宿命? 我会睡不着觉的。

format brain

sleep

也许以后把一些问题想明白了,会回来改这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