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space

Reshape the world by engineering chaos


  • 首页

  • 分类

  • 归档

  • 站点地图

  • 公益 404

  • 搜索

《守望者》

发表于 2009-12-06 | 分类于 影视

人们对《守望者》的评价,通常会走两种极端:要么觉得特别好,要么觉得特别烂。

这是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而原著属于非常非常硬的故事。基于冷战时期的历史,又进行了大量的改编:美国赢得越战、尼克松杀死记者获得连任并成为独裁者。不太了解原著的人,很难仅仅通过影片就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许多人来说,看到的仅仅是血腥、暴力与色情。影片讲述一批英雄的故事。但是和一般的英雄电影不同,没有讲一个好人历尽艰险,战胜了某某大坏蛋。正如名字蕴涵的意味,几乎每个人物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悲情。悲剧能让人思考更多的东西,但是许多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是为了在那里绞尽脑汁得思考。

所以不同的观众给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就不足为奇了。看过原著的人,大都会给出很高的评价。很少有一部改编电影可以这么忠于原著,忠实到不惜牺牲电影的可观赏性(对于没有原著背景的观众)。而为了图个乐的观众,却被迫引入对以暴制暴的评判,对牺牲一部分 (1500 万人) 的生命,而换取整个人类和平进行选择的困境。这是一种挣扎,这种挣扎深刻得体现在人物的身上,贯穿影片的始末。有多少人会喜欢看一部把角色的挣扎用很唯美又残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电影呢?

这个故事之所以这么沉重,就在于生活在冷战中的作者,希望寻找一个沉重问题的可行解:核军备竞赛中的世界,怎样避免瞬间灭亡。电影中给出了一个解,那就是制造一个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毁灭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1500 万人瞬间灰飞烟灭。面对共同的威胁,人类终于放弃核武器竞赛,终于团结起来。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人那么不理解,以至于罗夏最终用死亡进行无声的抗议。幸亏真实的历史比较幸运,苏联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解体。而冷战本身,就像幼稚的小孩演绎的一场闹剧。

冷战虽然结束了,但是人类却没有根本上原理核威胁。从朝鲜到伊朗,都在给未来增加不确定性。看似稳定的系统其实非常不稳定,一个细小的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引发不可停止的连锁反应。除了核威胁,世界上还有许多看似无解的难题:能源危机、气候变化、致命病毒……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世界的努力。就像哥本哈根一样,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反对减排的人,那些只顾见前利益而毫不考虑未来的人,就像跳梁小丑一样,正在演绎着一场闹剧。

2009- 年终盘点

发表于 2009-12-03 | 分类于 个人

去年元旦的时候,接手了 FreeBSD 网卡驱动问题。年尾的时候,基本结掉了 DOS 下的 BIOS 烧录程序。至此马马虎虎熟悉了所有现行主流的操作系统。

我是以 Linux 背景程序员被召入公司的,开始的时候倒也都是做 Linux 显卡驱动之类的测试。后来,作为技术支持部门,本着客户碰到什么系统,就研究什么系统的宗旨。开始在各个操作系统上游荡。

某几天,看过几天集群,后来发现客户报错了部门。

用 VB 写过 Windows 下的看门狗程序,貌似卖了点钱,反正没我份。

WinXP 下的嵌入式开发库及演示程序,这是我第一次写真正称得上复杂的程序,时间紧、任务重,全组人几乎都上来了。架构其实是我定的,基本和看门狗的差不多。从应用程序到 DLL 到底层的 sys. 原定的是不同的功能分为不同的 sys 实现,后来上头定调全部合成一个。说实话,架构很不好,因为所有板子的支持都在一起,所以到处是 switch 代码。对于追求完美的我来说,一直耿耿于怀。最后终于学到回调函数的好处,在后来的 LCD Tool 和 VFlash 程序中,几乎看不到 switch 了。这个项目在即将完工的时候被别的部门抢走,当时就想,这么一个破程序,还有人抢。而后话就是,若干个月之后,拿到了成品代码。这个时候,架构发生了改变,那个巨大而丑陋的 sys, 根据功能和板子被分为了不同的 sys …

后来做过许多 Linux 下的测试,显示驱动,视频加速之类的。总体来说,技术含量不高,虽然有时候也瞅瞅驱动的代码。但是那些代码的风格实在是不合我胃口,后来就不了了之。好在我是个热爱开源的好公民,只要是开源的东西,来者不拒,何况是拿工资的。

后来就是 FreeBSD 了。实际上开始的时候是研究 FreeNAS 的,就是所谓的专门负责 BT、电驴下载的下载机。那个时候还没有严厉打击 BT 下载,现在估计这种机器的销售一落千丈。简单的功能熟悉之后,深入了解了以下硬件加密驱动的使用。然后就是发现 FreeBSD 7.0 的千兆网卡问题。前前后后大概花了 2 个多月时间,最后是发现了出问题的寄存器,我还没有来得及联系维护者,他们的解法已经出来了。所以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我基本上是做了无用功。从我的角度来说,基本摸透了网络协议的整个代码堆栈,阅读了不少内核代码。同时,在不断跟随 Current 的过程中,发现 Port 的好处。于是删掉了家里的 Ubuntu ,改用 Gentoo 了。

再往后,Back Port 了 Linux ATA 驱动,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把 2.6.27 的驱动改到 2.6.16 2.6.18 上面。Linux 内核里面有几块代码乱而复杂,TTY 、声音和 IDE/ATA。 TTY 是最久远而尘封的代码,依赖它的程序太多,以至于 Alan Cox 这种亮出名字震倒一片的超级大牛都没法全身而退。声音代码里面不同的架构层出不穷,最近升级过系统的,很多都会碰到声音没了的问题。 IDE 代码乱在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架构可以支持它们。而具体使用哪个部分,又发行版自行决定。而自行决定的结果,就是完全的混乱,相同的内核版本,在不同的发行版上被打上不同的补丁,有的用 IDE,有的用 ATA。而我的任务,就是把当前发布的 ATA 架构驱动改回老内核的 IDE 上面去。反正是唯一一次大规模修改内核代码。而这种 Back Port 的方式倒是很像智力题,在两块相似却不同的代码进行关联,并将需要的部分移动到另一块。

然后就是 LCD Tool,一个修改 LCD Timing 和 Clock 等属性的简单工具。我用 Python TK 写界面,Randy 用 C 写的底层库。骨子里还是很非常喜欢 Python 的,因为它的清晰和整洁。实际的界面就比较难看了,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追求实用而不是美观。总体还是不错的,由于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架构上面好很多,增加板子的支持也就非常容易。但是实际还是缺一个东西,就是远程控制的支持。

再后来看了阵无线,实际只是学习了。稍微了解了一下 Linux Staging 树里面的 VT6656 和 VT6655 代码。本来想深入进去找机会该代码的,后来一直被别的事情给占掉。目前 Pending。

然后就是小卡走了,所以接手了 VFlash,DOS 环境。对许多人开说总得来说,DOS 是早该消亡的古董。但是如果 BIOS 烧坏了,即使有 Boot Block,大概也只能进 DOS,所以主板厂商还都会提供 DOS 下的烧录程序。对代码的演进还是比较得意的。可以说发挥了我全部的编程水平。台北找了个人接手,因为他们有我们这里没有的板子。

(完)
收藏于 2009-12-3

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

发表于 2009-11-23 | 分类于 经济

金融危机确立已经一年多了,和开始的恐慌不同,世界一下子乐观起来: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没有发生。

人的弱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随着股市回升,房地产回升,华尔街的高管再次心安理得得索要高额年薪;加强金融监管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对冲基金又开始四处出击;在“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这个空洞口号的掩护之下,美元不断的贬值,黄金扶摇直上;美国储蓄率低导致的不平衡,罪名却又被无数经济“砖家”扣在人民币的头上,大量热钱开始再次涌入中国,准备再赌人民币的升值。一切都和两年前那么的相似。

世界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对已经问题重重的经济体系进行彻底改革。危机的原因是高杠杆导致的泡沫,消除危机的方式却是烂印钞票去填补这个泡沫,于是产生了更大的泡沫。美元成了套利交易货币,世界货币成了套利交易的水龙头,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情。泛滥的美元正在疯狂涌入发展中国家市场,金砖四国中,除了中国之外,币值都出现了暴涨,巴西的币值在今年已经升值了 35%。而中国在美国、欧洲的联合压力之下,到底能撑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这么多的钱,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泡沫。股市、楼市开始逐步脱离实体经济的基本面而疯狂起来。通胀已经是无可逃避的未来,而要想管理通胀预期,只能管理美联储的印钞机。

而最恐怖的事情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胀之后的通货紧缩。当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胀而加息的时候,资金的流向必然发生逆转,这些在泡沫的产生中大赚一笔的热钱开始撤退的时候,泡沫必然破灭。在这一前景之下,美联储将会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加息,通胀不可抑制;加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人,必然大受其害。

这个问题有解么? 至少现在看不出来,还是用存在来证明合理吧。

我已不是我

发表于 2009-11-20 | 分类于 个人

身份证重号了,跑到新华派出所去改。除了还有拍照、办理临时身份证一坨事情要办。去年落户的时候都够烦的,我问工作人员:“上次不是照过了。“ 后面的回答震了我一下:”号码一改,原来你就不存在了,等于一个新的人。“

不是第一次去新华派出所了,和上次相比,变了一个人只是稍微有一点点夸张。

回去的时候路过学校,已经没有什么心情享受学校的风景了,拿着个手机软件盯着股市看。远离学校之后,变得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看书,想想事情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跑到慧谷的三楼,发现昂立书店居然没了。感慨了一下,回学校的理由又少了一个。

最近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好多邮件都没时间看。技术上的进步仿佛遇到了瓶颈,一种投入很多时间也会石沉大海的感觉。技术这条路,我肯定走不了一辈子,但是哪里会是终点呢?睡觉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不知不觉就 12 点了。睡觉睡到自然醒果然是一个奢侈的事情。

Olny srmat poelpe can raed tihs

发表于 2009-10-09 | 分类于 心理学

“I cdnuolt blveiee taht I cluod aulaclty uesdnatnrd waht I was rdanieg. The phaonmneal pweor of the hmuan mnid, 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moatnt tihng is tah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gh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outhit a porbe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mzanig huh? yaeh and I awlyas tghuhot slpeling was ipmorantt! if you can raed tihs psas it on!!

拷问软件专利

发表于 2009-10-09 | 分类于 技术

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有意义的;无意义的。人们去追求的、想方设法去获取、去创造的通常是有意义的 —— 至少当时是如此。而且获得之后,有事没事也会不断的拷问:这个东西真的有意义么?今天要拷问的,就是软件专利。

“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 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专利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社会由个人构成,有些时候,人群缺乏方向,一团散沙,社会停滞不前;一旦有了方向,哪怕起初看起来那么的微小,由无数的人实行,力量累积起来,绝对的横扫千军、摧枯拉朽。专利制度就是提供了这一推力,给出了一个方向,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当发明人具有了这种得到保证的专有权,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把自己的发明公之于众,不用藏着掖着,不用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源于“士农工商“等级的划分,但是与专利制度的缺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专利制度形成与 17 世纪初,恰好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时间上的先后,即使构不成绝对因果,也绝不是一个巧合。

但是东西再好,也有其界限,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就是无法获取专利的。假如数学公式能够获得专利,那么只有交了钱或者获得许可的人才能使用这个公式,才能使用高级的逻辑推理,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更重要的是,新的数学进步,总是要建立在已有定律定理的基础之上,有了专利、没有许可的数学家就无法完善、发展的已有成就。所以专利制度将会阻碍数学、物理的发展。所以类似数学、物理公式这种抽象的概念、方法是无法获得专利保护的。

要问专利制度是否能够扩展到软件,就要问:”软件专利能否促进软件领域的创新“。答案恐怕是肯定的。软件专利不但没能促进创新,反而对阻碍了软件的进步。软件像数学公式定理一样,是逻辑想法的抽象表述。通过思想的交流而促进创新远早于软件而存在,”抽象概念“”自然规律“”和“算法”不应该获取专利是普遍准则。软件不正是“数据结构 + 算法”么。软件的进步,也是建立在先前软件的基础之上。自由软件、开源软件的成功实例表明:分享软件源代码、分享软件所有权是成功的,通过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基于现有成果写出新代码,极大的促进了软件的发展。

所以说,软件专利没有存在的意义,它应该走向灭亡。

炒股小结

发表于 2009-10-09 | 分类于 经济

大概在上一次股市疯狂的时候,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到交大演讲,名字已经忘了,观点还算鲜明:经济行为是人的行为,经济活动中的人会对经济本身产生影响。具体到股市:没有什么理论可以正确的预测它。

论证方法是反证法:假如这样一个预测理论存在,人们就会用这一理论指导自己的买卖实践。如果这一理论预测 1000 点是最低点,那么所有人都想提前那么一点点埋伏下来,于是在跌到 1001 的时候抄底买入,结果就是跌不到 1001,于是大家 1002 买入,照这样反推的结论就是:除非这个理论处于保密状态,否测,即使当时预测准确,一旦大多数人开始使用它,于是理论失效。

理是这个理,但是只有只身杀入股市,才能领悟这一真理的价值。入市至今,最大的感慨莫过于:股市就喜欢跟人开玩笑。 3400 点的时候,人人都喊至少 4000 ,好多人都想:等涨到 4000,我就落袋为安。结果大盘挣扎一下之后,掉头向下,毫无抵抗跌破 3000,2900,2800 然后大家开始看空,预测要跌破 2200 的大有人在。大盘今天跌 4%,无数个股跌停,明天又突然上涨 4%,无一个股下跌。大幅的震荡之中,看多看空都不好使了,横尸遍野,无限悲观中,长阳拉起;喜气洋洋,乐观向上时,奋力跳水。如此反复,搞得我早已经见惯不惯。十一之前,舆论一片空,当时就想,股市也许又要开玩笑了吧。

入市时间不长,经历却也不少了。

割肉:有卖完之后连拉 3 个涨停的美罗药业,回头再看 K 图,几乎是在最低点割肉。原因很简单:机械的遵守止损法则。第一次买股票,股是好股,就是买入太早。连续下跌之后很快浮亏超过 15%。那个时候其实是有钱补仓的,但是原来看的好多观点,都是耻笑这种补仓拉低亏损比例的行为。于是很坚决的在止损点割肉,于是交出了股海的第一笔学费。学费还是没有白交的,随后的操作里面,几乎都是通过补仓赚钱。以至于在想,难道选股太超前了,是不是需要人为增加时滞。

踏浪:中国远洋几乎是一个跌到底的股票,但是不缺乏振荡。算下来,已经四进四出了。每次的钱倒是不多,500 股的样子。虽然每次赚钱都不算多,一次刮点,算下来基本补齐了美罗药业的学费。好歹也算是碰到了一个涨停。从来都没有后悔买少,船小好调头,心态是不一样的。心态好了,才容易踩准节奏。这一点在上海建工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贪心:第一次买上海建工,成本 15 块。有一次大盘很弱的样子,建工很猛,小赚也是赚。当时其实已经点进卖出了,价格都设好了,犹豫了一下,没有卖。当时是贪心了,因为想的是如果再涨 1%,也能挣不少钱。1% 没涨到,套牢了好久。幸亏后来补了补,没有和美罗药业一样割肉。捞了个涨停卖出,小赚一笔。

解套:招商地产是我的伤心地,基本上买了就套牢,挨过跌停,深度套牢等着解套。解套再买,再套牢。其实对这个股票基本不熟,只看到 28 块增发而已。今天大涨,准备解套就从此远离此地。

股市是测不准的,但是练练级,涨涨经验应该会好些吧:-)。

无题

发表于 2009-09-27 | 分类于 个人

忽然发现,空间开始长草了。以前的时候什么都写,到如今:技术文章另立门户;流水账转到了谷歌日历。自从抛了基金杀入股市,就再也没有写过什么经济。

因为自己也很清楚,身陷其中,观点就不客观了。以前天天到水源上鼓吹黄金,鼓动人买贺岁金条,甚至在开心网的模拟炒股里面还在山东黄金上很赚一笔。但是一旦钱成了自己的,在这一波金价暴涨中,却成了无可奈何的看客。有时候不禁怀疑自己,看多黄金的底气到底有多足。

也许,这就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吧。太多的时候,只有走了很远,转身回望的时候,才发现哪里对了,哪里错了。拼命抓住一些东西的同时,错过了另外的东西,真的选对了么? 我不知道,所以敲键盘的时候,总是心存畏惧。总是想写正确的事情,不希望幡然悔悟的时候,再拐过头来篡改历史。

曾经跑到酒吧喝得烂醉如泥,身份证银行卡全丢在小黑车上。第二天早上再一次吐酸水的时候,我知道,这种放纵不是我想要的。也许,只有这么放纵过,体会过,才会知道。我的变化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小喜子在某次聚会之后郑重的警告过我。渐渐的认识到对未来的生活,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学生时的我相比,这也许就是最大的进步。

股市休市的时候,时间真得多了许多,所以才有闲心码这么堆字吧。到底该不该退出来,真是一个问题啊。

《嫌疑人X的献身》

发表于 2009-09-18 | 分类于 影视

内容简介: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一家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靖子带着独生女美里逃离粗暴的前夫,两人相依为命地生活在大都市的一角。某天靖子前夫找上门来,两人争执不下之际,靖子失手杀死了对方。此时,石神出现在茫然失措的母女面前,提出由他来料理善后。石神设计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以草薙为首的调查阵营始终找不到突破的可能性,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触碰案件的核心。

最开始看这本书,仅仅是为了泡妞的时候有点谈资。开始看这本书,感觉平淡无奇。一直到最后,发现石神为了迷惑调查,居然杀了另外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至于死地,没有任何退路。那种感觉,就像在平地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高山。这根本不是一个推理小说,在推理的伪装之下,讲述了一种爱,一开始就绝望的爱。

石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孤独的偏执的天才。沉醉在数学里面,追求绝对的逻辑与理性。在被现实打败,失去人生意义的时候,靖子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与其说他在拯救母子二人,不如说他在保卫自己的意义。基于这一点,他做到一切都是合理的。但是仅杀死无辜的人这件事,完全越过了底线。杀死无辜的人,要比靖子杀死不断纠缠她的前夫严重得多。爱纵然伟大,但绝不能在爱的名义下,为所欲为。不管爱有多深,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底线。爱一旦超越了底线,就显露出病态与可怕。

从一开始,这种爱就注定没有结局。理性的石神似乎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虽然故事的进展平淡而缓慢,但是字里行间,却不断的透露出无奈。石神的设计中包含了许多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尽显完美,却指向了一个凄惨的结局。在这个结局里面靖子可能很幸福,但是石神自己却早已不存在了。石神一开始就算错了一点,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只要知道了这种牺牲,就不可能独享幸福。

靖子差点成为那个不正常的幸福女人。石神的计划还没结束,警方还在调查,她就开始与另外的男人约会。说白了,她就是一个只知道获取,只知道享受奢华的女人。一想到可以与一个有钱男人结婚,就两眼放光,沉浸在美好生活的幻想之中。在她的心里,根本没有考虑过将石神涉入自己的杀人事件,将会对这个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人产生什么影响。在杀了人之后,仿佛自己什么责任都没有。石神为啥要冒死帮她,她根本不去想,或者说,从潜意识里面,她不愿意想,不愿意用什么报恩。从这点上说,这个女人根本不值得拯救。更不值得用另外一个无辜的人去拯救。

世界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转] 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发表于 2009-09-06 | 分类于 个人

好久没转过贴了,今天是个例外,有些话真的触动了心。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当有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就会抱怨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自己是多么的可怜,有时间在一边抱怨不如踏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心的负荷沉重。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记忆没留伤痕?人生不是一杯酒,醉了的,不是好汉,没醉的,不是英雄。所以你我只能半醉半醒,何时能当上那超凡脱俗的大仙?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心的负荷沉重。寻寻觅觅,何时让生命本色回归自然?何时在精神泥潭突围?何时能锁定新的人生座标?何时让满是皱纹的心灵舒展?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得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也许人的灵魂在某个层面上看,真的是无可救药? 也许,什么也许也不要去想,方可减轻那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历史的长河流沙滚石,洗濯出几许清静呢,试问又有谁能跳出红尘逍遥自在呢,人活着便注定奔波与劳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别让心太累。人真正长大以后才会感觉到心灵的负荷,精神的压力,最奢望的莫过于快乐的童年时代,真的希望自己永远也长不大。南来北往的人群中,很多表面上的潇洒与倜傥真能代表他们的内心世界吗,其实很多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或许有一个故事在大家心中深深铭刻,伴着成长给你我很多感悟与启迪,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自己的心太累。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每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过去就形成了记忆堆积在心里的角落。一天一天,心里装的越来越多,心儿也越来越重。为何不尝试把过去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全部舍弃掉, 人活在世上有无数个太多。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瞬间,也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无奈但这无数个太多的背后,你只能让心去承受沉淀;漫长的人生也是瞬间人生,让心孤独地去感悟吧,也许当心伤痕累累、流尽最后一滴心泪的时候,人生就不再有漫长,也就没有了瞬间!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生命是一个不停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却不能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强留。生命的脚步只有不停向前,才可能在生命没逝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101112…18

Feng Chao

178 日志
14 分类
1 标签
RSS
GitHub E-Mail Twitter
© 2006 — 2018 Feng Chao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Mist